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3章采三家之所长,成一家之所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反正孔希学也没见过任以虚,吕本干脆也就添油加醋,到最后甚至连添油加醋,都懒得添了,直接开始了凭空捏造。

    毕竟你是圣裔,总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圣教,被任以虚给废了吧?

    到时候你见皇帝的时候越激动,我吕家就越有希望啊!

    为了彰显自己的的文化素养,吕本还用了大量的成语来彰显自己的文采。

    只不过吕本自己对孔希学的了解并不多。

    吕本的那番话,在孔希学的耳朵里,接收到的信号却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“实不相瞒,%¥#%¥#¥..”

    看着面前吕本唾沫横飞的模样,孔希学的心中不由得万马奔腾,你.丫的能不能说点人话啊!

    但是为了孔家的体面,孔希学在一旁不得不连连附和。

    最终,吕本看着孔希学问道:“圣公可听明白了?”

    孔希学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“听明白了!”

    “那圣公焉能不怒?”

    吕本刚一说完,便反应了过来,人家是衍圣公啊!

    自然是喜怒不形于色,而后便连连作揖道:“在下唐突了,老夫言尽于此,请圣公斟酌!

    看着吕本的模样,孔希学仿佛如坠冰窖,完了,这次总算是彻底完了,今年自己怕是要彻底装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你这老犊子刚才说的那一大堆,到底是什么意思啊!

    能不能换成人类的语言,重新再说一遍啊!

    思虑良久之后,孔希学最终还是没有跟吕本袒露,自己没有听懂的事实。

    毕竟朱元璋知道了还能替自己瞒一瞒,老朱跟自己没啥利益冲突,看起来也挺好说话的。

    要是跟吕本交了底,就这老头这跟喷壶一样的嘴,估计用不了两天全城的百姓就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其实不只是孔希学,门外偷听的锦衣卫也是如此,抬起头迷茫的看着自己的小旗官问道:“大哥,这,这个字咋写啊..........”

    在一旁的小旗官,也是一脸懵逼的,看着自己的手下。

    大意了啊,吕本这老头,没看出来,还会加密谈话啊!

    犹豫良久之后,那小旗官长叹了口气道:“算了,就这么交上去吧,希望陛下能看懂......咱们尽职尽责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成。”

    当天夜里,朱元璋的书案上,便摆上了一份锦衣卫的密报。

    看着这奏章上一个又一个的圈,朱元璋的嘴角,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今天朱元璋的心情还不错,也没咋跟着几个锦衣卫计较。

    只是这个事情给朱元璋提了个醒,明天差不多就该见孔希学了。

    而后便将锦衣卫的奏章扔到一旁,看着面前的几个儿子问道:“标儿,你们到底是咋想的,跟咱说说,咱大明的这个法该怎么变?”

    朱标跟朱棣几人对视了一眼之后,而后便看着朱元璋说道:“启奏父皇,自古变法,无外乎改弦易辙,其中战国之时,变法最频,其中主要有三家,可为我大明所用。”

    “其一便是我大明现在所用的儒家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则是文景之治时所用的道家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则是秦灭六合所用的法家。”

    “这三家各有所长,请父皇细览。”

    说罢,朱标便将朱棣几人,整理出来的资料,放到了朱元璋的面前。

    看着面前的这几份资料,朱元璋的眉头逐渐的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毕竟这些东西,在朱元璋读书的时候,早就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遍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更关心的是,朱标兄弟五人对于这件事怎么看。

    “你们几个商量出结果来了吗?你们的意思是啥?”

    朱元璋再次将目光看向了朱标兄弟四人。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以为,我大明不应拘泥于三家之说,当采三家之所长,成我大明一家之所变。”

    看着朱标侃侃而谈的模样,朱元璋明显的察觉到了,朱标跟几个儿子的成长。

    咱到底是没看错人!

    是任先生教出来的人!

    说话也确实带了几分任以虚的样子了。

    咱大明要做的,是千古未有的大事业,自然是不可能去用一千多年前,战国时代的学说,来当我大明变法的根基。

    大明要做的就是采历朝历代之所长,铸就—一个千古未有的大明盛世!

    父子几人整整商议了一宿的时间。

    不过这主要还是准备工作,毕竟大明富有四海,变法也不是一件小事,必须要从长计议。

    整整一夜的时间,父子几人,将自商鞅开始,直至前宋王安石,历朝历代变法的利弊,全都梳理了一遍之后,才结束了谈话。

    朱元璋沏了一杯浓茶,而后便让朱标几人,先带着这些东西去见任以虚。

    而自己则是在乾清宫外,等待着孔希学的觐见。

    今日进宫之时,

第53章采三家之所长,成一家之所变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